时间:2024/3/20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澳门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http://m.39.net/www/a_4292712.html

先简单说一下基本观点:先秦意义上的东夷大部分融入了汉族,但整个中国古代史书中的东夷有的在今天演化成其他民族,甚至现代国家。

以下从这几个部分解释这个观点。不想细读的看官可以直接审阅文末的结论。

(一)东夷的名称

(二)先秦华夏文献中的东夷

(三)东夷在先秦与华夏的交融

(四)东夷在秦汉以后

(五)总结

泰山:史前东夷的中心地区

(一)东夷的名称

国学知识的常识告诉我们,古人按照方位,以华夏族(后来的汉族)聚居的中原或中央王朝为中心,把非华夏族(汉族)分成了东夷、南蛮、西戎、北狄四大类,简称“四夷”。

这里需要精确一下,这种划分不是一开始就有的,而是在战国晚期到秦末汉初这大约一百年时间里才正式形成的一种说法,之后被汉代儒家广泛接受,而成为一种共识。其实,在这之前,蛮夷戎狄都可以统称为“夷”,所以“夷”在古代文献中,既可以狭义地指“东夷”,也可以是蛮夷戎狄的统称。

(二)东夷在先秦文献中

因为东夷作为与南蛮、西戎、北狄相并列的称呼直到战国晚期才出现,所以之前的周代文献包括孔孟的言论中,“东夷”这个词是与东方部族(方国)或首领交混在一起出现的,诸如淮夷、南夷、徐夷、舒夷、莱夷,以及更早的夏代有穷氏和它的首领后羿,甚至上古的蚩尤。

也就是说,“东夷”一开始也不是东方夷狄的统称。

东夷这个词最早出现在西周的金文里,它更像是周代知识阶层在不同时期,出于不同目的而用的指称东方某些非华夏部族的一种说法。后来才逐渐泛化,到了战国晚期形成了用“东夷”指称东方非华夏族的说法。

“东夷”最早出现在青铜器的铭文上

根据学者们对周代文献的排比,大致的过程是这样的:

第一阶段:西周前期

东方的蛮夷部落与商朝有密切的关联,尽管商纣王与之发生过长期的战争,而导致主力不在朝歌,被周武王军队钻了空子,一夜间改朝换代,可是商朝与这些东方的蛮夷其实是一家子,共享鸟图腾的起源神话。

因此,当商朝覆灭后,商的遗民和这些东方的远亲们痛定思痛,团结到了一起,等待着反击的机会。

机会很快就来了,因为武王在克商之后三年,就去世了,留下了幼子成王,由其弟弟周公摄政。武王和周公的同母兄弟(嫡子们)排行之间,还有管叔,周公之下是蔡叔,管和蔡两人认为兄弟周公摄制,对大侄子的江山不合适,就武装反对。两人的封国在东边,为了扩大统一战线,他们煽动商朝的残余势力和东方蛮夷一起对抗周公。

这次周王室的内讧引发了以周朝为主的华夏集团和商朝大家族之间的剧烈战争,史称“周公东征”。

周公东征的结果,不但灭了反对自己的两个兄弟(管叔的管国被彻底取消,蔡叔的蔡国在其死后,被周公以蔡叔儿子有德行的名义恢复),也极大地摧毁了商朝的残余势力和它的东方远亲们。剩余的商朝势力被拆分,很多划归了其他诸侯国作为臣民,而主体部分则迁移到东边,建立了宋国。

至于商朝的那些东方远亲,最大的奄国被消灭,在废墟上建立了影响深远的鲁国,而在接近山东半岛的地区,则建立了齐国。齐国创建时,比较弱小,险些被商的远亲莱候灭掉,但因创始人是后来封为兵圣的姜太公,才化险为夷。

与拆分部分商朝遗民,划归其他诸侯的方式一样,一些被俘或归顺的东方蛮夷,也在灭商与东征期间被遣散到其他地区,其中一支赢姓部族被带到了关中的镐京一带。他们的后代之一建立了秦国,并统一了天下,而另一个后代则是战国时期赵国的祖先。

商的远亲最终还是以秦的名号灭了周朝,算是复仇了吗?而在一统天下的路上,秦国最大的绊脚石是与自己同祖的赵国,历史一细究,处处是八卦。

从灭商到东征,是一个跨越几十年的时期,东征不止一次,直到周成王亲政之后,东征还在持续。在这个时间段里,周人把所有与之敌对的这些以商的东方远亲们为主的敌对部族,都称为东夷。

这个称呼可以说奠定了东夷用来指称东方非华夏族的基础。因为周公是这样用的,而周公与孔子的关系,及两人在后世的影响,不言而喻。

一系列的东征还引发了这些东方部族的四散,除了被俘去西方的和逃到东方山东半岛的,主要逃生方向是南和北(毕竟山东半岛地方有限,当地的东夷统称莱夷),南方的江淮一带本就是远亲们聚集的另一个场所,叫“淮夷”。

而逃亡北方的则一路散布到辽东,甚至更远的地方,名叫“朝鲜”。

第二阶段:西周中期

假如周公以后的周代统治阶层一直保持了用“东夷”称呼东方部族的传统,那么东夷的概念会很明确。

然而问题在于,周成王以后,整个西周中期,没有了东夷的称呼,凡是对东方部族的用兵,统一换了另一个称呼指称敌方,这个称呼是“淮夷”,即淮河流域的夷。

学界的推断是,由于东征之后,山东一带的敌对部族一蹶不振,周王室又在此地建立了以齐和鲁为核心的一些封国,两国站住了脚跟,成为震慑东方的重镇,洛阳正东方的威胁已经解除,威胁来自于东南方的淮河流域。

整个周朝中期,周与淮夷多次爆发战争,整体趋势是周朝逐渐占上风。因为对淮夷的称呼,从笼统地“淮夷”逐渐变成了“南淮夷”,甚至是徐、舒这种个别的国号,从中可见淮夷在这场商周对抗的余波中的逐步退缩,这种转换已经到了西周晚期。

第三阶段:西周晚期

西周前期只用东夷,西周中期只用淮夷,而到了西周晚期则东夷、淮夷并用,两者有时候不做区分。

并且,在称呼淮夷的时候,还会用另外一个词“南夷”,但是南夷在当时的文献中,又可以用来指称后来归属于南蛮的楚国。

总之,东夷、淮夷、南夷之间的概念关系在西周晚期并不明确,但如果结合周王室与江淮一带方国部落的敌对关系,则似乎不难理解。

淮河流域的夷在当时以群舒为主体。群舒是今天安徽庐江为中心的一批国名带有舒的部落国家的总称,包括舒鸠、舒蓼、舒庸、舒龙等,他们之间应该是同祖分化的关系,才会都冠以舒的共名。

与群舒有密切关系的徐国,则是淮夷中最大的国家,周王室与淮夷的抵抗,往往可以简约成周与徐的对抗。

同时,从西周中期开始,本来僻处汉水中上游的小国楚,迅速强大,到了西周晚期已是方圆千里的大国,势力跨过江汉一带,发展到了淮河流域。

楚国在扩张过程中,与周和徐(淮夷)都有对抗,而为了对抗更强大的周王室,楚徐之间也会合作,故而周王室把楚蛮和淮夷统称为南夷,也就不难理解了。而淮夷又是西周前期所谓东夷的一部分。

淮河

第四阶段:春秋战国

周平王东迁洛邑之后,王室虽然衰微了,但是周天子作为天下共主的观念却成为了东夷地区的共识,整个春秋时期,东夷地区的部族没有反对天子的现象,当时公开无视周王室天下共主的是早在西周就擅自称王、封建诸侯的楚国,以及虽不称王,但却无视天子,侵扰中原诸国的北方一众成分复杂而不统一的狄族。

在这段时期,山东和江淮一带的东夷与华夏整体上在深度融合。商代后裔的宋国,在宋襄公时期,曾谋划联合东夷,以实现尊王攘夷的霸业,完全淡去了周初的激烈对抗,而视周天子为共主了。

在称呼上,随着以方位划分四方蛮夷的意识成为主流,东夷这个称呼也泛化为一种大区划的部族统称。如上文所言,整个西周与东夷有关的部族,无论东夷、淮夷、徐夷、舒夷、莱夷等,都有彼此的血缘和文化关系,所以也可以从文化特征上划为一类(除了与南蛮之楚混称的南夷),这些个夷及其在春秋时期的遗存(主要是徐、舒、莒、郯、颛臾等东方异姓诸侯国),都被以儒家为主的春秋战国的各家统称为“东夷”,最终变成与南蛮、西戎、北狄并列的称号。

然而,从上文的文献梳理的研究成果看,东夷的内部其实支系繁多,所以孔子称之为“九夷”。九在古汉语里有数量极其繁多的意思,如果视为实指,反而是钻牛角尖了。

由于春秋以后东夷与华夏的深度融合,这涉及到了东夷与华夏的文化交融问题,也就涉及到东夷的很大部分变成汉族的历史事实了。

山东莒县古城:先秦的莒国是东夷之国

(三)东夷在先秦与华夏的交融

既然东夷内部的东夷、淮夷、徐夷、舒夷、莱夷等,都有彼此的血缘和文化关系,则自然会引发一个起源性的问题,即:周代统治阶层和知识阶层口中的东夷,到底起源于上古的什么部落集团?

从孔子到司马迁,他们根据《尚书》《世本》以及后人不得而知的各种文献,逐渐构建了一个从炎黄到尧舜的夏朝以前的帝王家谱,这个家谱中还包括当时一些重要的王侯将相,用学术点的话讲就是方国或地区性部落联盟首领,但是他们都没有明确说东夷起源自哪个帝王。

因此,古人一般也就按照这些古帝王(或方伯)龙兴之地来解释东夷的来源,在这批古帝王(或方伯)之中,太昊和少昊是在东方的,而春秋一些东夷小国也认这二位是祖先,所以正统的古史也就把太昊和少昊视为东夷之祖,当然还可以再往前推到黄帝时代,就是与黄帝对抗的九黎,九黎的首领就是蚩尤。

以上是先秦到史记的古史文献所能看出的一些情况,这些记录都是只言片语,无法相互证明,更没有直接的考古证据。

不过虽然没有挖出蚩尤、太昊和少昊的尸骨作DNA检测这种直接的考古证据,但是史前和夏商周的考古还是可以侧面地反映出东夷的传承。

基本上,现在普遍认同的假说是,夏商周这种中原王朝是西部陕甘的仰韶文化和东部山东淮北的大汶口文化(或之后的典型龙山文化)交汇成的中原龙山文化发展而来的。因此,根据考古显示,二里头为代表的夏文化(不是《史记》里的夏,因为还没办法确证),可能是西来的(陕西或山西),而商部落显然是东方的。

至于周则明确是在西面的关中平原发达的,灭商后,吸收了商文化和夏文化,故孔子称赞周代的礼制是“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表达了极高的评价与认同。

龙山文化是发源于山东的,以泰山和周围沿海地区为中心,所以典型的龙山文化也称为山东龙山文化,而与非典型的混合型中原龙山文化有区别。而山东龙山文化向上追溯就是中学课本中记载的大汶口文化,向下一般认为就是夏商周的东夷了。

由于中原文化有着明显来自东夷地区大汶口-龙山文化的特征,这也可以视为东夷后来与中原的华夏在春秋以后深度融合的文化基础,周公东征和西周南伐淮夷只是加速了这个进程。

而且,中原文化的东夷特征,也让东夷在加入统一的华夏文化中发挥了亦师亦友的作用,比如下面的例:

孔子曾向郯国君主请教过问题,也就是韩愈《师说》中“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的“郯子”。

孟子说大舜是东夷人,因为舜曾经在东夷地区的历下(今天的济南千佛山一带),从而被尧的手下发现,并推荐给尧作天子的继承人。

《吕氏春秋》说姜太公来自东方海滨,是“东夷之士”。

舜耕历山(千佛山)的绘画

考古也发现,从大汶口到龙山,东夷有比较明显地与西部仰韶一系文化不同的特征,主要有:

1.陶器以黑陶为代表。

2.拔牙。即成年男女盛行拔除上门齿。这可能与审美或信仰有关。

3.死者口含小球。先秦中原诸侯国墓葬中口含玉石,以及秦汉以后儒家礼制中丧礼死者饭含(今天传统丧礼也一样),很可能起源于此。

4.盛行养猪,并以猪殉葬。猪能与牛羊并列三牲,也可能与此有关。

5.人殉或杀人活祭。这也是与东夷地区有密切关系的商代文明的典型墓葬现象,而来自西方的周部落极力反对之。到了春秋时候,商的后裔宋襄公想用人祭来拉拢东夷,结果东夷没有响应,宋襄公反因此失去了其他诸侯的支持,争霸之路就此被堵上。

这些文献与考古的证据,都反映出东夷与中原文明之间的异同,同的部分影响了中原,异的部分最后也在中原华夏与海岱江淮之东夷的融合中逐渐消亡。其明显的标志之一就是春秋战国的诸侯兼并战争中,各种归为东夷的小国和部落均为大国所兼并,考据遗迹越来越与中原的华夏保持一致了。

到了秦汉,以山东和淮河流域的东夷已经完全融入了华夏,可以认为,这一部分的东夷族全部融合入了汉族。

黑陶器皿(大汶口文化)

(四)东夷在秦汉以后

虽然东夷的核心部分——山东和淮河流域——在秦汉以后融入了华夏(汉族),但是不代表东夷的概念在秦汉以后就变成了历史概念,甚至东夷就不存在了。

东夷一直到清朝还存在,只是方位和范围发生了变化。

这种变化的原因还是跟上文提到的周公东征有关。

上文提到,灭商与东征导致了东夷部落集团的迁移,其中一部分向北顺着沿海地区进入了辽东,甚至远达朝鲜半岛北部,即正史中所说的“箕子朝鲜”(考古目前尚难以支持这种说法)。他们当然属于东夷。

同时,由于周代把洛阳视为天下之中,儒家认同了这个观念,后来历代中原王朝也都跟着认同,那么站在洛阳的视角上,辽东以及整个东北、外东北都是东方,朝鲜半岛也不例外。

所以,东夷的范围随着东夷支系的北移(确切地说是向东北方迁移),而使东夷的概念扩大到了东北亚及海外岛屿。

东北亚地区是秦汉以后东夷的中心

于是,东北亚当地不但与原来山东的东夷有关的部族被算入东夷,连可能没有什么关系的很多其他部族都算进去了。这些秦汉以后的东夷可以分为三类:

1.与先秦的山东淮北之东夷有关系的。比如史书中的“箕子朝鲜”、扶余和高句丽。箕子朝鲜自不必说。扶余和高句丽都是鸟图腾的部族,与东夷和商是一致的。

2.东北亚大陆上与山东淮北之东夷没有关系的。比如肃慎。肃慎在先秦文献中就已经出现,据说武王灭商后,肃慎前来朝贡过,但并没有把他明确列入东夷,列入东夷是秦汉以后的事情。初高中的历史课本也给了我们肃慎族在整个中国历史中的主体发展,即先秦两汉之肃慎、隋唐之靺鞨,宋明之女真,以及清朝的满洲和民国以来的满族。其实除了满族,肃慎族还是今天赫哲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和锡伯族的祖先,另外一些分支生活在俄罗斯的远东滨海与库页岛地区,自有俄国人自己的民族划分。肃慎有养猪的传统,而清朝建立后,也有仙女吞食鸟卵的鸟图腾传说的构建,但是肃慎族的语言是与蒙古、突厥同类的阿尔泰语系,所以很难将其视为山东东夷的亲属。

因为地域转移扩大到东北亚的缘故,当地其他的一些土著也随着中原人的视野而纳入了东夷,比如朝鲜半岛南部的三韩(马韩、辰韩和弁辰),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新罗和百济。

中原王朝视野中最北的东夷是唐代前来进贡的流鬼国,根据记载推测,应该是勘察加半岛附近,已经到了北极圈了。

3.海外的东夷国。中国大陆东边的汪洋大海,分布着一些住人的岛屿,凡是没有被纳入华夏族的,古代也按照方位纳入了东夷,比如济州岛到上的州胡国,日本列岛上的倭国以及后来的日本国,北海道的虾夷,库页岛上的土著(很多时候可算作靺鞨或女真),以及日本列岛之南千里之遥的琉球(今天所谓的冲绳)和小琉球(中国台湾),这都已经划到亚热带了。不过随着地理知识的进步,琉球和小琉球也会和南蛮国家放到一起。

随着航海技术的发达,日本东边浩瀚的太平洋也一度纳入东夷的范畴,最远的国家记录如果属实的话,都到了美洲大陆了。

总之,秦汉以后的东夷范围,逐渐转向了东北亚地区,并且以此为基点,向东北南三个方向扩散入汪洋大海中。不过,随着明清的闭关锁国、台湾的有效管理和俄罗斯的扩张,东夷的概念在清朝中期以前主要限于朝鲜和日本。之后则“与国际接轨”,东夷不再提及。

古地图中的朝鲜和日本

(五)总结

下面总结一下这篇长文。

东夷起源于史前的大汶口-龙山文化,深度参与了中原文化的构建,其中一些重要元素深刻影响了儒家以及整个中华文化。这个时段大体对应先秦文献中的蚩尤、九黎、太昊、少昊这些古史传说中的人物,但目前不能确证。

夏商时期,东夷与夏商均有过冲突。有穷氏的后羿曾经一度灭夏。商朝和东夷都是鸟图腾,所以有渊源关系,但商代中期以后,尤其是末代君主纣王,与东夷爆发了激烈冲突。

西周时期,东夷与周王室爆发过一系列大规模战争。东夷的名称也在此时出现,但有时候也称淮夷、或更具体的徐夷、莱夷等。

整体上,东夷在这场二三百年的对抗中逐渐落下风,中心地区被周朝建立了齐和鲁两个大国,其他地方也逐渐变成了华夏地区,或者遵从周天子且逐渐华化的东夷小国,这些小国也均在春秋战国的兼并战争中被大国所灭。而最后统一天下的,是已经完成华夏转型的东夷后代秦国。

与此同时,东夷的概念扩大了,变成了东方非华夏诸族的统称,其核心地区是山东和淮北。

随着秦汉大一统的到来,以山东和淮北为核心的东夷地区完成了华夏化,这些地方的东夷人融入了华夏族,并随着整个华夏族的演变,变成了汉族。

然而,曾经北迁到辽东和朝鲜半岛的东夷部族延续了东夷这个称呼在秦汉以后的现实存在,但范围与所指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包括了肃慎(满族等前身)、高句丽、新罗、百济、倭国(日本)、虾夷(北海道土著)、琉球(今日本称冲绳)、小琉球(中国台湾的高山族)以及远达勘察加半岛的土著,甚至有可能涉及美洲大陆西部沿海的地区。

因此,本文开篇的观点才会是:先秦意义上的东夷大部分融入了汉族,但整个中国古代史书中的东夷有的在今天演化成其他民族,甚至现代国家。

欢迎诸位从学术角度指正。

由于百家号平台近来有不显示互动评论的情况,导致很多互动只能发布者自见,这种现象很多百家号的经营者都遇到,平台也积极地表示会及时处理,因此很多读者的留言其实本文是会有回应的,尤其是关于知识性探讨的部分,更是几乎都有回应,以期待大家共同的深入探讨,如果见不到,也请诸位谅解或稍候几日,感谢!

主要参考文献

《十三经注疏》

《二十四史》

《山东通史》(安作璋主编)

《中国通史》(白寿彝主编)

《中国民族史》(王钟翰主编)

山东半岛:先秦东夷之莱族分布区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