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4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隋唐之际的时候,盘踞在东北的高句丽王国,曾给两代中原王朝带来了不小的麻烦。而隋朝之所以两代即亡,与隋炀帝几次征高句丽战事的惨败,有很大关系。即使是英明神武如唐太宗李世民,也差点在那里折戟沉沙。直到唐高宗时期,以倾国之力才打赢了这场灭国之战,彻底清除了这个东北边境的心腹大患。不过高句丽并非在东北这片疆域上崛起的第一个强国,在它之前还有一个盛极一时的扶余王国,声威不在前者之下,只是知名度却差得远了。

实际上和一般人的印象不一样,东北区域特别是辽河流域,也是华夏文明的主要发源地之一。但是到了姬周代商之后,分封到各地的诸侯全力推行周人的仪礼体系,使得又共同理念的诸夏种族最终凝聚成型。在这一过程中,东北远离中原、又有山海阻隔,哪怕是与最近的诸夏诸侯燕国也交流甚少,导致其文明发展开始严重滞后。东北的土著部族虽然多如牛毛,但大致都出自于东胡、肃慎、濊貊这三大族系,而扶余王国的创立者一般认为是濊貊的支脉。而至迟在战国后期,扶余人的部族邦国就已在今日吉林省境内出现。

当然早期的扶余邦国,其统治还是相当粗陋的,名义上的国王不过是大一点的部族酋长。直到大约相当于中原西汉早期的时候,扶余在中原王朝影响下,才逐渐有了文法建制之类迹象。两汉鼎盛之时,扶余国理论上属于玄菟郡的辖下,是大汉羁縻体系的一部分。但实际上因为距离过于遥远,中原王朝对其只能持放任自流的态度。其早期的国都扶余王城,恰好在今日吉林市的郊外,当代考古探测已证实,该城修筑在一座小山丘上、总体呈圆形,四周围以粗大原木制成的栅栏作为防护,形制与夯土而成的中原城池完全不同。

西汉时的扶余人,已经脱离了最初渔猎采集为生的生产生活方式,依托当地肥沃的土地,开垦良田、圈养牛羊,发展成一个相对文明先进的农业国家。极盛时的扶余,光是核心疆域就方圆千里,大小城邑数十座、人口数十万,其王城也成了聚集三万户居民的东北第一大城。除扶余国本土之外,扶余各部还广泛分布于东北亚各地,包括朝鲜半岛、日本列岛、西伯利亚等地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

史书没有提到扶余军事力量方面的情况,据推断其军队虽然装备了足够的弓箭、战马和铁制武器,但组织程度仍然相对低下。只是由于扶余与汉朝关系相对友好,对东北其他部族又优势巨大,这才让它平安地度过了数百年和平稳定的时光。但是汉末三国时公孙氏割据辽东,采取扶持相对弱小的鲜卑人、打压扶余国的策略,导致了扶余在鲜卑冲击下逐渐衰落。

最后鲜卑人在一代枭雄慕容廆统领下,横扫扶余数十城、攻破其国都,其残部被迫散逃东北各地。虽然后来扶余又在西晋支持下复国成功,但声势已大不如前。到了邻近的高句丽崛起后,扶余人的日子就更难过了。在高句丽压迫下,扶余人被迫离开故土,先后在黑龙江、朝鲜北部等地建立起一系列小国,直到南北朝时才彻底被消灭,显示了极强的生命力。而沦陷的扶余王城先后被高句丽、渤海、契丹等国占据,一直是东北亚的重要城市,直到辽金之际才毁于战火之中。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