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4/19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01:35

暮春时节,位于松辽平原腹心的扶余市永平乡九连山村,村头路边,花褪残红树披新绿;黑土田间,犁翻沃土种下希望。村内,和煦的阳光照耀着屋舍庭院,青砖小瓦马头墙,处处透露着古拙典雅,盎然生机。

仅仅3年,这个户人的小村庄,通过独具特色的“三新模式”,实现了村美民富,迎来华彩蝶变。

“新型土地盘活”模式:构建利益联结链接村民企社

王喜发是九连山村一位厚道农民,勤劳的双手长满老茧,黝黑的脸上挂着朴实的笑。接受采访,不知所措,谈到增收,他打开了话匣子。

“分红大会上,村民们核对身份信息、签字领钱,点钞机‘刷刷’地响,一摞摞的钱抱回家,那场面格外喜庆。”

“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改变了过去农户‘单打独斗’模式,实现了‘抱团发展’,土地入股后,咱当年纯收入8万多元,你说,这敢想吗?”

年春天,王喜发带地入股九连山村党支部领办的合作社,加上分红款,他靠着2.62公顷耕地实现收益超过5万元。土地入股,有了大把时间,王喜发就去村企打工,又赚了3万多元。

探索增收新途径,走出致富新路子。从年开始,扶余市开始深度谋划九连山村的未来,强化顶层设计,助力小村破题上路。年,九连山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吸纳户公顷土地入社,社员年终分红总计万元。

民有所呼,政有所应,村党支部推进强村富民的脚步更加铿锵有力。

村民变股东,共同奔小康。年,九连山村创新探索“合作社+保险+金融”服务模式,鼓励群众把土地集约到合作社,合作社与保险公司协作,实现险种创新,保障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入社土地按每公顷元投保“种植完全收入保险”,保底土地经营收入每公顷2.6万元,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以保单质押,每公顷土地从银行贷款2万元用于规模化经营。

创新土地集约经营模式,轻松化解合作社融资难题,种植成本降低了,村集体收入增加了。在“保底+分红”“保底+就业”等模式催化下,群众实现稳定增收。一张“保单”,既保了钱地人等要素双向流动,也保了党心民心双向奔赴。

春风里遥望,黑土地上,50栋智能温室大棚拔地而起,这是九连山村集体与企业共建的“高效农业”“智慧农业”基地。

田园变花园、产区变景区、产品变礼品、农房变客房,富民思路环环相扣。

推动“政银企保”无缝对接,实施“村民企社”利益联结。联结村集体、企业、农民与合作社四方利益,让产业振兴“攻坚力量”转化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最大增量”。

九连山村,开始朝着共同富裕目标扎实迈进。

“新型产业振兴”模式:打磨特色品牌融合农工商旅

建村百年以来,九连山村因为豆包再次改写历史和命运。年初,总投资万元的祥包福黏豆包厂在这里正式投产。

没有喧嚣的仪式,只有村民的热盼。宽敞明亮的生产车间里,蒸汽腾腾,85名村民带着传统手工豆包的技艺披挂上阵,黏豆包在流水线上行云流水般一气呵成。当年,豆包厂年产值突破0万元,带动85名村民就近就业,人均增收3万多元。

村民付志波说:“去年一个冬天,我在黏豆包厂打工赚了1.5万元,还学到了技术。”

在东北,豆包是家喻户晓的美食。企业负责人王立梅说,九连山的黏豆包现已在全国40个城市设立销售网点,加上电商助跑,年销售多万公斤,成为名副其实的富民产业。

产业发展,重在融合。围绕打造“祥包福”特色农产品品牌,九连山村开辟了一条集农业生产、产业加工、生态休闲等元素于一体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之路,形成“农产品开发”“合作社+”“工坊带动”“电商助跑”“特色小镇”的融合发展模式。同时催生了村里的主题广场、烧烤广场、灯光隧道、带状公园、东北民宿、水上乐园,催生了乡村景观、乡村休闲、乡村度假、乡村产业、乡村娱乐、乡村餐饮,催生了扶余首个网红打卡地、清洁能源村和乡村旅游综合体……

永平乡党委书记李显刚说:“加速发展种植业、黏豆包加工制作、开发特色乡村旅游、建设主题文化小镇,多维推进产业发展,聚力推进乡村振兴,就是为了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实现共同富裕。”

九连山村独具特色的“新型产业振兴”模式,备受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